别让打针和输液给自己添病
打针和输液是医疗、预防、保健服务中常用的技术手段,但是现在却存在着因注射过度而被医生称为“滥用”的危险,不安全注射导致医源性感染和血源性疾病传播的例子不胜枚举。所以,尽量避免注射方是不增添疾病的方法。
受访人王克安:流行病学家,计划学家,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,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秘书处主任,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主任。
采访人:魏紫
前不久,在东北某市发生的艾滋病带毒者献血,导致传播20余人的事件,就是突出的不安全注射教训。
冬天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,也是打针和输液密度高的时段。基于防止通过针头的接触传染上其他疾病的出发点,安全注射,适度注射,方是副作用少的治疗。
■不安全注射传播乙丙肝、艾滋病和部分肝癌、肝硬化发病
采访人:王,您在各种场合称不安全注射是无声的杀手和瘟疫,为什么这样说?
王克安:因为不安全注射是一个被大家忽视的公共安全问题。使用未经消毒或者不合格消毒的注射器或穿刺器具,重复使用快速性注射器,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规定,连续注射时共用针头或换针头不换针管,操作技术不正确,注射的废弃物处理不当等等,都是不安全注射。
不安全注射在我国是个严重问题,上亿肝炎的感染者和艾滋病毒感染形势日趋严峻,就是好的例证。应该看到,很多传染病是不安全注射行为造成的。比如常见的葡萄球菌传染等。而传染上分枝杆菌,则能使注射的局部引起脓肿溃疡,特别不容易好。艾滋病毒及乙肝和丙肝的传播,则是麻烦和可怕的。
采访人:这样的例子多吗?
王克安:不胜枚举。据卫生组织2000年的估计,每年人均注射3.4次,其中不安全注射的比例高达40%,造成每年有2170万人感染乙型肝炎,在新感染病例中占32%;使200万人新感染丙型肝炎,占新感染病例总数的40%;使26万人感染艾滋病,占新感染病例总数的5%,在南亚这一比例可能已高达9%。另外,肝癌的28%和肝硬化的24%也可归因于不安全注射。每年死于不安全注射的人数达50万人。
■我国不安全注射问题非常突出
采访人:我国的具体情况怎样?
王克安:情况非常严重。在,不安全注射使130万人提早死亡,其中我国占29.4%;造成2600万寿命年的损失,直接医疗费用达5.35亿美元,我国占26.5%。
我国每年约注射50亿次,是大的注射大国,非安全注射行为非常突出。在某些省份,不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进行注射的比例达30%。调查表明,20%的乡村医生认为,注射过程中只要没有明显回血现象,就可以重复使用注射器;更为严重的是,共用快速性注射器造成艾滋病病毒在中国迅速传播。
我国肝炎患病率高,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总数达1.2亿多,估计每年新发病例达120余万。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也逾百万。1995年前后因不规范和非法采供血活动造成的艾滋病传播,涉及23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,现在村供血浆人员的感染率一般为10%-20%,高达60%。
采访人:真可怕!怎样才能避免因为打针输液给自己添病?
王克安:需要从两方面考虑。首先是促进安全注射。安全注射意味着各种注射,包括输液、输血及其制品等,无论是用于预防还是用于治疗目的,在任何时候、任何地方、对任何人都是安全无害的。这就是说要做到“、有用”或“百分之百”的安全注射,英文为“UniversalSafeInjection”。其次是减少不必要的注射、输液、输血,每次注射都是安全的以及安全处理废弃物。
■能吃药不打针,能打针不输液
采访人:可是大家觉得打针输液是很常见的治病办法。
王克安:没错儿,注射是医疗、预防、保健服务中常用的技术手段,但是注射在各地都在被滥用。在发展中,每年大约有160亿次各种注射,其中95%以上用于治疗目的,约3%为预防注射。据报告,70%用于医疗目的的注射或是不必要的,或是可以通过口服途径给药代替的。这往往是由于病人希望医生给予注射治疗,认为注射的疗效快,同时认为医生也将注射作为好的治疗办法。而医生则认为注射方法可以使病人满意。另外,有的可能是为了获取较高的服务费。
[Page]
任何疾病都可以通过打针输液来治疗,但是有些情况是可打可不打,要根据不同的疾病、人群和特殊地区进行分类。孩子一发烧就打针,对个人来说是快一点,但是也增加感染的风险、药物副作用的风险,更可怕的是增加过敏的风险。尤其是血源性注射,有一个窗口期的问题。比如艾滋病毒,根据人体的反应,一般感染两周后才能检测出来,即使现在时间提前了,但是提前到一日的却没有,所以很大增加感染风险。
采访人:患病时应该怎样做才能远离不安全注射?
王克安:把治病的习惯改一改。我认为,患病时,可以吃药的就不要打针,能打针的就不要静脉输液,公众应该具备这样的自我保护意识。在看病时,也可以把这个想法跟医生提出来,寻求好、安全的解决方案.
上一篇::美容也可感染艾滋?
下一篇::感染了艾滋病毒怎么办?